特征特性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。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全生育期135.6天。株高116.7厘米,穗长23.6厘米,每亩有效穗数17.4万穗,每穗总粒数217.4粒,结实率78.2%,千粒重22.5克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.3、3.7,穗颈瘟损失率高级7级,白叶枯病7级,褐飞虱9级,抽穗期耐热性3级;感稻瘟病,感条纹叶枯病,感白叶枯病,高感褐飞虱,抽穗期耐热性较强。米质主要指标:整精米率57.6%,垩白粒率8%,垩白度1.5%,直链淀粉含量14.4%,胶稠度74毫米,长宽比3:3,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三级。
产量表现:201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638.36千克;2017年续试,平均亩产654.37千克;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6.37千克;2018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631.74千克。
在2020年被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评为“高产型再生稻主推品种”。